分享到:
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

您当前的位置:  首页 > 新闻资讯

新闻资讯

新闻 专题 公告 尾单

中国贸促会发布《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21》

发布时间:2022-03-13    浏览次数:

   2021年,中国展览界齐心协力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,加快推进展览服务创新、管理创新、业态模式创新,加快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,境内展览活动安全有序复展复业,展览经济持续向好发展,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,为提振世界经济信心、促进世界经济复苏,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
    中国展览业发展呈现出五大特征:

   一是境内展览发展韧性和活力开始增强,区域和行业发展差异化显著。中国展览业在2020年基础上继续恢复发展,展览数量和展览面积与上年相比,均实现较快增长。据不完全统计,2021年,中国境内共举办经贸类展览2949个,比上年增长48.6%;展览总面积9299万平方米,比上年增长27.2%。1万-3万平方米的展览数量占比达42.2%,1万平方米以下的展览数量比上一年增长86.3%,中小规模展览成为各主办方在疫情背景下的最佳选择。

   各区域和各行业办展规模差异化明显。从区域分布看,华东地区处于领先位置,办展数量和办展面积占比分别为42.7%和44.1%;东北和西北地区仍相对落后,办展数量占比分别为6.7%和3.7%,办展面积占比分别为5.5%和3.4%;西北、华中、华南和华东地区办展数量增幅均超过50%,同比分别增长71.9%、70.4%、60.5%和53.2%;东北、华中、华南和西北地区办展面积增幅较大,同比分别增长49.3%、47.8%、34.3%和33.5%。广东和上海办展数量和面积位居全国各省市区前二,办展数量占比分别为14.2%和11.6%,办展面积占比分别为18.2%和18.3%;广东办展数量最多,上海办展面积最大。上海、北京和广州继续领跑全国展览业发展,深圳、青岛、成都、郑州和武汉等城市展览业发展优势进一步显现。从行业分布看,展览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轻工业展览、重工业展览、服务业展览和农业展览,占比分别为41.5%、24.7%、23.3%和6.3%,轻工业展览在办展数量和办展面积上均居各行业之首。

   二是出国展览业遭受疫情巨大冲击,数字展览新模式日益成熟。2021年,展览界将其称为展览业“元宇宙”元年,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展览的影响继续加强,中国出国展览业遭受沉重打击,但线下展览向数字化转变不断加速,各大展览企业积极寻找线下展览的替代模式,数字展览得到加快发展。根据UFI发布的《全球展览行业晴雨表》数据,全球58%的行业受访者在现有的展览产品中增加了数字服务和产品。中国各地积极借助数字展览融汇线上线下,联结国际和国内,助力外贸企业抢抓机遇、开拓市场,助力中外企业保持和拓展国际贸易渠道。

   升级后的“贸促云展”平台累计服务20多个展览会,其中既包括中国—中西非国际贸易数字展览会、中国—中亚国际贸易数字展览会、中国—中北美洲数字贸易展等中国贸促会主办的国家级数字经贸展览会,也包括长沙轨道交通展、沈阳机器人展、盐城中韩贸易投资博览会等地方性商业展会线上平台,为中外企业保持和拓展国际贸易渠道、增进中外经贸交流与合作,作出了积极贡献。第五届中国—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也突破时间、空间、语言的限制,创新采用“线上线下相结合,以线上为主”方式,为中国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搭建了便捷高效的经贸合作平台。

   此外,“代参展”也作为一种新的参展形式应运而生,通过充分发挥数字经济新优势,采用“线下实体展示+线上即时洽谈”远程方式参加实体展会,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企业赴海外参展受限而带来的损失。

  三是展览馆市场规模持续保持微弱增势,大型新展览场馆建设步伐逆势加速。2021年中国展览馆的数量与面积较2020年均保持微弱增势,全国展览馆数量达到151个,比上年增长1.3%;室内可租用总面积约1034万平方米,比上年增长7.9%。江苏省蝉联全国展览馆数量最多的省份,广东省展览馆总面积居全国首位。

   从数量上看,全国共有32个展览馆室内可租用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,比2020年增加2个,约占全国展览馆总数量的21%。对比2020年数据可以看出,大中型展馆数量稳步增长,显示出我国展览馆市场规模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。天津国家会展中心(一期)、株洲国际会展中心、淮州国际会展中心等建成并投入使用。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二期、杭州大会展中心、厦门新会展中心、贵阳宝能国际会展中心、东北亚国际会展中心、商丘市国际会展中心等项目完成规划并投入建设,预计新增展览面积共超过100万平方米。当前在建的重点展馆建设项目如济南先行区国际会展中心、武汉天河国际会展中心、郑州新国际会展中心、天津国家会展中心(二期)、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二期、广交会展馆四期等克服疫情影响,进展顺利,展馆建设稳步推进。未来,随着天津国家会展中心二期、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二期、杭州大会展中心等大型展馆项目落地,展馆总供给面积将继续增加。

    四是国家级展会第一梯队发挥引领作用,政府主导型展览活动相继举办。2021年进博会、服贸会、广交会、消博会全部实现线下举办,且各显特色,形成了中国国际化大市场的“四轮驱动”。第四届进博会共有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2900多家企业参展,展览面积达36.6万平方米,再创历史新高;2021年服贸会首次以“一会两馆”形式举办,吸引了来自153个国家和地区的1.2万余家企业线上线下参展参会,达成各类成果1672个,参展参会企业数量和国际化程度均超过上届水平;第130届广交会首次线上线下融合举办,首次以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为主题,首次举办国家级国际贸易论坛,开启了双线办展的新模式、新常态、大场景;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展览总面积8万平方米,吸引了来自全球7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5家企业、2628个消费品牌参展,成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消费精品展。

   此外,中国—东北亚博览会、中国—东盟博览会、中国—阿拉伯国家博览会、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、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、中国—中东欧国家博览会、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等一大批政府主导型展览活动相继举办,为恢复展览活动、提振展览业界信心和规范展会疫情防控发挥了较好示范效应。

    五是阿联酋迪拜世博会中国馆亮点突出,向世界宣介中国“新征程”发展蓝图。2020年阿联酋迪拜世博会是在中东地区举办的首次世博会,各国围绕“沟通思想,创造未来”这一主题,展现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和成就,加强对话合作,具有重要意义。

   2021年10月1日,2020年迪拜世界博览会中国馆揭幕,“云上中国馆”同步上线。习近平主席为中国馆作视频致辞,高度评价迪拜世博会重要意义,全方位介绍中国馆展示内容,发出加强全球治理、创新引领发展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倡议,传递了中国与各国携手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坚定决心。中国馆占地面积4636平方米,是迪拜世博会面积最大的展馆之一,以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——创新和机遇”为主题,从“共同的梦想”“共同的地球”“共同的家园”“共同的未来”等4个层次,展示了中国在航天探索、信息技术、现代交通、人工智能、智慧生活等方面的发展成就,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,中国馆接待游客74万,占全园接待游客总数十分之一。

  2022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,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。展望2022年,随着各国疫苗接种率的提升和经济内生性动能的修复,全球展览经济增长扩张态势有望延续。中国展览经济也将把牢稳中求进总基调,加快展览业的恢复和发展,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,由外延规模扩张型高速增长转向内涵提质增效的新发展阶段。

2022年中国展览业发展将呈现五大趋势:

(一)“双循环”格局推动展览业实现新发展。一是展览业形态将向更为多元的产业融合形态转变。进一步推动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延伸,展览与优势产业更加融合发展,各地特色优势产业将更加壮大,推广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促进产业结构优化、要素升级和业态创新,更加充分释放“展览经济”新动能。二是展览产业链增值更加具有溢出效应。展览上中下游链条的高效协同,“展览+”(产业、城市、功能区、自贸试验区、自由贸易港等)产业集群和展览商圈,将更加放大产业溢出效应。

(二)绿色低碳成为展览业高质量发展方向。一是落实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要求。会展业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、转型升级要求,提倡绿色发展,支持绿色技术创新,将促进绿色布展参展常态化,推动绿色服务在展览领域安全高效利用。二是绿色、低碳办展理念将实现升级。会展业将绿色低碳理念贯彻落实到办展引展的全流程管控中,制定政策、建立机制和出台标准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三是生态会展将推动可持续发展。展览业界将加快创办展览新题材,围绕“绿色、低碳、可持续”逐渐会向新能源汽车、智能制造、环保等领域延伸。

(三)专业化品牌展览成为展览业发展主流。一是展览内容更加注重精耕细作。大型展览将由展览对象的横向分割向产业链上下游的纵向细分发展,国际大型展览的新增专题展或同期举办的展览增多,展览范围、展品种类和用途越来越专业。二是新兴产业类展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。未来中国展览业将聚焦新一代信息网络、生物、新材料、高端装备、新能源、节能环保、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领域,发展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专业性品牌展会。三是新消费领域展览释放新动能。随着“00后”人群逐渐成为新的消费主体,动漫、游戏、电竞、宠物等类型的高水平专业品牌展览将实现快速增长;以体育赛事为主题的展览有望借2022年体育大年回暖,健身产业将成为未来展览的方向之一。

(四)境外参办展加快与国际展览接轨。一是RCEP有望成为展览业国际合作的重点区域。RCEP生效将为展览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,不管是出国参展还是出国办展,都可能享受到RCEP政策带来的红利。二是双边、区域性展览进一步加强。中国—东盟、中国—东北亚、中国—蒙古、中国—俄罗斯、中国—南亚、中国—中东欧国家、中国—阿拉伯国家、中国—亚欧、中国—非洲等双边、区域性大型涉外经贸博览会将实现新的突破,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。三是展览业“走出去”“引进来”步伐进一步加快。中国展览业将在充分引进国际重要展会、著名展览企业的同时,更加注重“走出去”战略,积极开拓国外市场,将中国展览公司、展览品牌植入国际市场。

(五)数字展览造就未来展览业发展新业态。一是线上线下融合成为展览业发展新模式。未来展览业的发展趋势将是线上线下双轮驱动展览业创新发展,展览业从业人员更要站在时代和发展的高度看待展览服务模式创新,拥抱互联网,拥抱新技术。二是展览场馆智能化建设成为新方向。不仅包括建筑智能化,还包括智慧场馆与智慧城市的结合,使智慧场馆成为“城市大脑”的重要中枢。三是数字化展览信息平台搭建新渠道。展览企业将进一步充分利用5G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技术,助力现代展览产业新发展。

共有 条评论 网友评论

验证码: 看不清楚?

    推荐服务商 更多>>

    热门搜索 更多>>

    最新资讯 更多>>

   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帮助中心 新闻中心

    展立波客服QQ:510882013     电话:13501250447          

    京ICP备14023690号-1  版权所有     Copyright@2021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国际会展与营销专业委员会版权所有
    技术支持:北京中兴时代科技有限公司

    关注展达天下微信公众号